科技赋能未来,创新、智慧、绿色、共享

宝鸡 更新于:2025-10-09 04:45
  • 海妮儿
    # 宝鸡和天水,谁的发展后劲更足?#

    宝鸡和天水,同饮一河渭水,相隔不过百十来公里,却分属陕甘两省。这俩城市常被放在一起比,到底谁的发展能更胜一筹?我们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产业、生活、机遇这些方面说起,答案就更清楚了。

    发展好不好,产业是顶梁柱,这直接关系到当地人能不能稳稳挣钱。宝鸡的“底气”在工业硬实力上。这里是全国有名的“钛谷”,钛合金加工量占全国65%、全球33%,从矿石到航空航天部件的产业链全得很。

    还有宝鸡石油机械、星火机床这些老厂子,现在跟着西安的技术搞数字化改造,设备利用率都快到90%了,订单不愁。2023年GDP都2641亿了,比天水高出一大截,工业实打实的撑着场面。对老百姓来说,就是有不少技术岗、熟练工岗位,收入稳当,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天水高不少。

    天水则在“借力打力”找突破口。2024年新能源装备产值刚过80亿。还有华天科技,在全球半导体封装领域排得上号,给西安三星做配套,订单占比都35%了。

    文旅方面更机灵,靠着“天水麻辣烫”500亿的全网曝光量带火了消费,麦积山景区也成了网红打卡地,2024年旅游收入涨得挺猛。不过2024年GDP才952亿,产业体量还是小,能提供的高薪岗位不如宝鸡多。

    宝鸡的生活“性价比”很亮眼。房价真不高,2025年二手房均价才4473元/平,攒几年钱付首付不难。交通更是没话说,陇海、宝成、宝中三条铁路在这交汇,连霍高速穿城过,以后还要建机场,去西安坐高铁才45分钟,不管出门打工还是旅游都方便。

    医疗、教育资源也比天水强,三甲医院多,孩子上学的选择也广,难怪不少天水人都来宝鸡定居。

    天水的生活账就有点“拧巴”。收入跟不上开销,2024年人均GDP才刚过3万,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,但房价却冲到了7170元/平,比宝鸡高一大截,有的地方甚至上万,快赶上西安了。

    交通是在变好,高铁能1.5小时到西安,机场也通了不少航线,但城乡物流以前不行,现在才靠“公交带货”把乡镇快递通到98%。医疗教育短板明显,290万人只有4家三甲医院,资源紧张的问题老百姓感受挺深。

    宝鸡的优势在“位置稳、圈子好”。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副中心,西边能带动天水、平凉,东边能承接西安的产业外溢,还不用太担心被西安“虹吸”人口,自己的人口基本稳住了。

    现在又在搞数字经济,传感器、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都起来了,传统钛产业加上新经济,两条腿走路稳当得很。而且正在推进“宝天一体化”,以后能共享天水的资源,发展底盘更稳。

    天水的机会在“融进去、活起来”。作为甘肃唯一全域纳入关中城市群的城市,东接西安、西连陇原的位置很关键,2024年中欧班列过境货运量涨了23%,陆港通关也跟西安同步了,物流成本降了不少。

    要是能持续借住西安的产业转移,把半导体、新能源材料这些产业做大,再靠伏羲文化、麦积山的IP把文旅做得更实,说不定能缩小差距。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在流失,从300多万跌到不到290万,人才留不住,发展就少了后劲。

   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,短期内宝鸡的发展肯定更扎实——工业强、收入稳、生活成本低,日子过得踏实。而天水的优势在潜力和政策红利,要是能把产业体量做起来,把收入和房价的“倒挂”问题解决了,留住人、留住产业,未来未必不能迎头赶上。

    其实对两地人来说,最好的结果不是“谁压过谁”,而是借着“宝天一体化”的东风,宝鸡的工业带一带天水,天水的文旅拉一拉宝鸡,同饮渭河水,一起把日子过红火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